因為環境衛生差而被指名道姓通報批評,這恐怕是一些官員始料未及的吧。4月10日以來,隨著南京市“大幹一百天、環境大掃除”專項整治行動的展開,該市紀委等部門頻頻“亮劍”,根據媒體曝光的“髒亂差破”問題,已給予多名黨員幹部黨內警告、黨內嚴重警告甚至免職的處置。
  南京市此次開展百日環境整治行動,既是為了迎接青奧盛會,又是為了重點解決群眾意見較為集中的生活環境衛生差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對機關作風建設的一次“路考”。整治行動開啟前,南京市就明確“堅決實行最嚴格的監督、考核與問責”,給各部門黨政“一把手”敲響了警鐘。
  實踐看來,面對“最嚴格的監督、考核與問責”,還是有不少黨員幹部心存僥幸消極敷衍,結果撞上了“槍口”。南京市此番連續“痛下狠手”,不僅表明瞭徹底整治城市環境問題的勇氣和決心,更彰顯了維護規章制度以及禁令條例嚴肅性、權威性和執行力的鐵的決心。不必諱言,與制定出台規章制度相比,我們在執行規定、落實制度方面,總是存在著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以至於很多“鐵律嚴規”,常常變成了“嘴上說說”“牆上掛掛”的擺設。對“鐵律嚴規”缺乏執行力,正是機關很多作風問題滋生的根源。南京市此次落實“最嚴格”的監督、考核與問責,動作快、指向準、出手狠,讓人看到了“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的應有力度。
  或許有人會質疑,因為環境衛生問題而如此嚴懲幹部,是不是小題大做了?孰不知,問題看似小,暴露出的作風問題卻不可小覷。更何況,環境衛生問題,關係群眾日常生活,所謂“群眾利益無小事”。而相關部門對待環境問題的態度,某種程度上就反映了其對待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態度。下轉A5版
  上接A1版“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作風建設,尤需防微杜漸。最近,中紀委在其網站曝光了一大批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讓人頗感意外的是,一些地方機關公務人員公車送子女上學、午間飲酒等看似可以通融的“小問題”,都被毫不留情地“拎”了出來。事實上,只有從小事抓起,小問題都不放過,才能在作風建設這場硬仗中取得決定性勝利。
  南京市此次落實“最嚴格”的監督,之所以雷厲風行、效果明顯,還與充分激發群眾的監督熱情密不可分。從南京市這幾期問責通報,我們不難看出,其對有關部門黨員幹部責任人的處罰,基本上都依據了媒體的監督曝光。而群眾的舉報,正是媒體曝光的來源。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在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部署時曾強調,“必須堅持開門搞活動,確保每個環節、每項工作都讓群眾參與、受群眾監督、請群眾評判”,“要盯住作風問題不放,從具體事情抓起,有利於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由此,我們更要堅定一個信念,作風建設要持久有效,必須堅持群眾監督,讓群眾的尖銳批評,倒逼出我們對自己的狠勁。
  (原標題:轉作風,就該有這股狠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15dotvb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